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智慧规划平台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我省范围内开展了大量项目实践与专业研究,沉淀了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现状资料、成果资料等在内的海量基础资料,但各类数据格式、类型错综复杂,存放分散,共享不便。在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有必要更好发挥GIS、计算机等技术的数据赋能作用,更好支撑规划业务。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智慧规划平台建设以推动我院数据资源共享、提升规划编制质量与信息化治理能力为目标,通过构建院内信息资源池、全省城乡数据湖以及数据挖掘指标模型库、规划辅助分析工具集等方式,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数据增值、规划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智慧规划平台的建设在提升我院整体工作效率与成果质量的同时,推动我院的行业数据资源管理与技术咨询服务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与智能化转变,也为打造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平台建设包含以下五大板块:
①省情总览
本模块围绕生态绿色、城市品质、创新活力等领域生成全省城市空间图谱,全方位、多尺度展示福建省现状与城市发展特征。采用“空间表达统计呈现”相结台的方式,通过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空间活力、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等五大类18个子专题直观展现我省九市一区及84个区县的生态、城市、产业、人口、创新等各领域发展态势,支撑各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
福建省城乡高质量发展概况版块
②项目画像
本模块通过整合我院沉淀至今的所有项目成果信息,建立我院历史项目数据库,搭建业务画像体系。基于“项目梳理-信息入库-空间落位-成果上图”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系统性梳理我院既有项目成果并实现项目的平台可视化、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支持按项目时间、类型、分布、所属部门、人员、项目状态等方式索引项目详细信息与变化趋势,为我院发展方向与优势资源投放提供决策参考。
③数据驱动
本模块通过汇聚福建全省各类空间数据资源,搭建全省行业数据底座,同步制定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行业空间数据库的定期更新,更好支撑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各领域应用。以行业相关建库标准为基础建立“现状、规划、管理、社会经济”四大门类空间数据库,数据资源覆盖基础地理、人口、产业、用地、交通、历史文化、POI等维度,实现从“省市区县”宏观尺度到“地块图斑”微观尺度的态势直观感知。
全省行业空间数据底座版块
④模型评估
本模块基于大数据算法模型与可视化技术研发面向人口、公服、用地等多领或智能分析模块与规划辅助工具集,实现城市发展规律探索的数字化赋能。重点面向区域经济、人口画像、用地布局、公服设施、产业活力、生态环境等维度的多源异构数据建立空间绩效评估模型,生成评价指标及分析结果,采用可视化渲染技术自动呈现与场景相匹配的成果表达形式,支撑各领域场景要素的精细化评估及相关工作开展。同步研发面向诌规评估、项目入库、坐标转换、数据转换等规划辅助工具箱,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福建省城市体检指标检测板块
⑤空间治理
本模块聚焦行业发展重点领域,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应用场景的成果汇聚,构建"数据-分析-应用”工作闭环,辅助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科学决策。重点围绕城市指标监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领域,以场景可视化呈现、指标汇总统计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福建省城市体检指标监测、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城市建设品质提升、数字孪生城市典型示范等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
数字孪生城市典型示范
依托我院在福建省城市建设、空间规划等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城市数据底座+数据分析模型+应用场景创新”模式,通过整合行业数据资源与模型算法,创新城市数据应用场景,重点针对城市空间要素评估、城市资源配置优化、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探索面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与模式创新路径。部分关联领域工作包括:
城市建设专项评估:《福建省九市一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
人口流动活力测度:《平潭综合实验区民宿开发控制规划》;
存量用地潜力挖掘:《福建省高速公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公服设施布局优化:《福州市贵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估》;
应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福建省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规划》;
AIGC技术辅助制图:泉州市洛江区某地块图则修编。
人口三维空间精细化分布计算
社区级人口分布密度模拟
不同尺度下的人口流动活力测度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建模
后续我们将继续以“信息化赋能城市规划建设”为目标,持续为福建省城乡建设与发展、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各级政府单位提供特征研判、问题诊断、规划决策、项目生成等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